-
俄羅斯航天真的要崩潰了嗎?
關鍵字: 俄羅斯航天發射失敗聯盟【菜鳥驛站香港自提點】
11月28日,俄羅斯發射了一枚“聯盟-2.1B”運載火箭,火箭上搭載了19顆各種大小的衞星,這些衞星因為發射故障而沒有進入預定軌道。
“聯盟”系列火箭是前蘇聯時代開發的一種中型運載火箭,迄今為止已經發射了幾百次,無論是載人航天,運送太空貨物,還是發射商業衞星, 本應該是“手到擒來、十拿九穩”的事情。搭載衞星的“Fregat”上面級也是經歷過60多次發射的“老司機”,但不幸的是這19顆衞星最終和上面級一起墜入了冰島附近的大西洋中。
已經和整流罩底部整合的Fregat上面級
這樣一次簡單的太陽同步軌道(SSO)衞星發射任務都能徹底失敗,似乎很能説明俄羅斯航天系統是不是出了什麼“大問題”?英國媒體《獨立報》甚至刊文表示,多位“航天專家”來“警醒”眾人,俄羅斯航天工業距離“崩潰”僅有數步之遙。
Fregat”上面級及此次發射的19顆衞星
如果聯繫到2015年“質子”火箭的發射失敗,英媒這番俄羅斯航天工業的“崩潰論”似乎還是頗有一些道理,但是如果仔細思考一番就會發現,這依舊是歐美媒體對俄羅斯的一次“常規性顛覆操作”。
本月12日,俄羅斯航天集團公佈了這次發射失敗的主要原因:“聯盟”火箭配合“Fregat”上面級在3個發射場進行過發射,分別是位於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莫斯科附近的普列謝茨克和位於南美洲法屬圭亞那的庫魯。
這三處發射場的地理方位角都在正負140度的範圍內,而此次執行發射任務的俄羅斯東方發射場,地理方位角是174度,上面級的參考軸則比方位角還要增加10度,為184度,超出了此前的工作範圍。
Fregat上面級結構示意圖
在原本的發射過程中,該上面級的陀螺儀如果要進行歸零操作,是直接從當前角度向0度進行偏轉。而在184度的情況下,如果要最快的達到歸零位置,那麼應當是直接從184度向360度進行偏轉,因為360度即是0度。
然而“Fregat”上面級的程序存在缺陷,並不認為0度和360度是同一個方位,因此從184度開始向着角度數據偏小的方向開始歸零,也就是較遠的那條路徑。在經過大約60度的旋轉之後,陀螺儀“順利”地卡住了。上面級失去了調整方位角的能力,並最終以加速的姿態再次墜落回大氣層內。
“Fregat”上面級設計於前蘇聯時代,控制器裏的代碼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寫下。由於發射場相對比較固定,代碼中存在的這個小BUG一直只是“存在”,而沒有形成實質性故障。
聯盟-2.1B火箭在東方發射場的廠房內
當然,“聯盟”火箭和“Fregat”上面級在東方發射場這個全新的航天中心執行第一次發射任務,應當是要進行全面的檢測和歸零的,這件事沒做好就已經值得打上“一百大板”。
發射任務最早是被安排在拜科努爾發射,更換髮射場之後,技術人員忽視了發射場方位角的變化,分別負責製造“聯盟”火箭和上面級的兩個航天廠家之間也缺乏必要的溝通,而俄羅斯航天高層在發射失敗前根 本不知曉這件事。
總結而言,發射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原發性代碼BUG,但是這樣的BUG在嚴謹的航天領域應當是要被極力避免的,最終導致失敗的其實是項目管理的缺失,也就是“人禍”。
俄羅斯方面也已經就這次事故成立調查委員會,總理梅德韋傑夫親自就此次發射失敗責成副總統羅戈津調查事故原因,徹查發射任務中的問題和相關責任人,甚至有消息稱部分管理人員將會面臨刑事處罰。
如果追溯前蘇聯/俄羅斯航天曆史,會發現這樣的事故並不算少見。不過蘇俄航天發射節奏在全世界範圍內幾乎是最快的,通常出現問題之後,快速查清事故原因,後續火箭歸零,相關責任人定責,對於已經將上千枚火箭送上太空的東斯拉夫人來説幾乎是駕輕就熟的事情。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註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於寶辰
- 最後更新: 2018-05-17 21:16:06
-
華為wireless X實驗室總裁:用無線構建天空物流和交通
2018-05-17 17:57 -
日媒:中芯1.2億美元下單最先進光刻機 相當於去年利潤
2018-05-17 17:30 科技前沿 -
聯想副總裁:6月是5G標準制定關鍵節點,不要傷害團結
2018-05-17 13:00 IT新浪潮 -
美國國會“車輪戰”後 扎克伯格將再赴歐洲接受“拷問”
2018-05-17 09:43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密集發佈 16專項經費51億元
2018-05-17 09:35 -
我國大宗作物用種全部實現自主選育
2018-05-17 08:23 科技前沿 -
我國核心工業軟件領域:智能製造的“無人區”
2018-05-17 07:58 科技前沿 -
華為訴三星交互技術方法專利侵權獲賠八千萬
2018-05-16 22:22 -
中央財政首批2200萬助港科研資金已到位
2018-05-16 17:42 香港 -
抗議谷歌為五角大樓開發AI技術 十餘名員工集體辭職
2018-05-16 11:30 谷歌 -
我國自主衞星電話商用放號 打破對海外依賴
2018-05-16 10:22 科技前沿 -
“月宮一號”志願者出艙:帶你品嚐來自月球的味道
2018-05-15 11:54 航空航天 -
科學家終於看清水分子中氫原子位置
2018-05-15 08:44 科技前沿 -
這款自主研發新藥上市,適用於80%的肺癌
2018-05-14 21:00 -
航母工程總指揮:中國已具世界最先進造船能力
2018-05-13 18:49 中國航母 -
波士頓機器人又展示新技能了
2018-05-12 14:00 人工智能 -
美“獵鷹9號”Block5運載火箭首發成功
2018-05-12 09:44 航空航天 -
5G標準投票聯想捅華為一刀?真相是……
2018-05-11 17:35 IT新浪潮 -
谷歌AI助手“成精了”,中企進展如何?
2018-05-11 14:12 科技前沿 -
“沒有技術支持適航標準,就沒有讓產品進入國際的話語權”
2018-05-11 07:38 科技前沿
相關推薦 - BBC被武漢市民懟了 評論 30合作升級!中國和新西蘭幹成件大事 評論 329敦煌林場遭“剃光頭”式砍伐?甘肅通報 評論 913@央視新聞 評通化抗疫:絕不能僅僅一封了之 評論 196讓多邊主義的火炬照亮人類前行之路 評論 107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