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點 | Opinion more
-
中國共產黨是一種新的文明樣態
中國大一統的文明傳統不容台灣長久分離,從2021年起,大陸在未來要逼台灣上談判桌,簽訂最終統一協議。大陸將採用宣佈戰犯、封鎖台灣等各種手段逼迫台灣。大陸不僅手段多得很,還要創造組合手段,包括宣傳的威懾戰等。[全文]
-
福山不靈了
疫情應對最好的地方是韓國、中國台灣、日本、越南和德國,他們不但像福山説那樣,政府有出色的執政能力,而且他們社會的貧富分化也不明顯。即便在拉丁美洲,相關減貧的政策也在疫情中證明了它的價值。[全文]
-
12年走出“汶川經驗”,我們是怎麼做到的?
經歷了大地震,汶川人民更加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健康的可貴。為此,我們堅持將災後重建、綠色發展與扶貧開發有機結合,堅持把災後重建作為扶貧開發的基礎抓牢抓實。[全文]
-
我在大山裏,見證一個貧困鄉村的“橙”風破浪
馬嶺二組的一位徐大爺,聽説政府要將河壩裏的水全部排幹統一種植甜橙,反應尤為激烈:“你在亂整哦!我絕對不得幹,你們這樣弄,以後村裏從哪裏搞得來大米吃!”[全文]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鄉村的再價值化
河邊村屬於結構性貧困,這是一個沒有富人的村莊,2015年,河邊村人均收入4303元,同年人均支出為5098元,舉村負債。村裏沒有人在現代市場經濟中致富,現代市場經濟卻對他們產生了衝擊。“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貧困,必須把他們接入到現代的列車上”。[全文]
-
張桂梅身後的貧困縣高中,面臨着都市精英難以想象的困局
早幾十年,包括我們讀書的九十年代,每個縣的高中都有足夠的各自為戰的勇氣、底氣和絕活兒。時過境遷,今天不同了。今天的縣高中,特別是貧困縣的縣高中,面臨着自下而上的優質生源匱乏和自上而下的地市層面對於縣域教育的擠壓和虹吸。[全文]
-
馬意駿看大選2020:特朗普拜登,你們的辯論是不是遺漏了什麼?
種族、能源政策、富人税,這些都是美國大選的常辯議題,但有一項重要議題總統大選卻從不關心:扶貧。當下美國社會的矛盾,多少都是貧困造成的?過去20餘年,問題愈發嚴重,但不論有多少抗議、甚至引發暴力,美國政客永遠不提及衝突的本質,底層民眾就這樣被遺忘了。[全文]
-
中國從疫情中站起,世界已不是原來的世界,怎麼辦?
從現在起到2049年還有30年,未來30年既是過去改革開放40年的繼續,也是建國71年發展道路的邏輯延續,更是跟建黨近百年的發展一脈相承。中國如果不犯戰略性錯誤,第二個百年目標的實現是可預期的。[全文]
-
貧困標準、基尼係數,五花八門的説法得理清楚
中國的扶貧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國際上也得到了不少肯定,但在輿論場上就部分問題探討時,還有爭議、誤區甚至謠言。下面就從標準差異、基尼係數和具體的社會保障措施上展開,看看貧困問題目前究竟是什麼狀況。[全文]
-
沒有全民的健康,就沒有全民的小康
中國基本實現了全民的養老和醫保,雖然水平還參差不齊,但美國還做不到。今年我們將實現全面小康,消除世界最多的貧困,創造世界最大的中產階層和有產階層,邁入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第一方陣,這一切震撼了世界。[全文]
-
不信99.99%脱貧率?因為你的貧窮和他的不一樣
對於江蘇這類地區來講,其經濟發展實力遠遠超越瞭解決底線標準的能力。也正是因此,江蘇的省定貧困線是年收入6000元,比國定貧困線4000元要高出很多。地方政府有能力通過精準扶貧政策體系中的發展性政策和兜底保障政策來解決底線問題,這並不奇怪。[全文]
-
向世界介紹中國共產黨,我會選擇這3個問題
有兩個無可爭議的事實有力地駁斥了對中國共產黨的批評:一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進行了歷史性的可持續發展,使數億人脱貧,使中華民族走向復興;二是經過70年發展,它仍然是中國無可爭議的執政黨。如果世界不瞭解中國共產黨,那麼中共應如何傳播自己的聲音呢?[全文]
-
中國最重要的一項成就仍未被廣泛瞭解,我必須講出來
201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的紀念日,我當天整晚都在天安門廣場。我在觀禮台前排觀看了規模龐大的閲兵式,並認真聆聽了習近平主席的兩場講話。在這期間,我接受了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台和美國CNN的採訪。這24小時的經歷使我陷入了思考。[全文]
-
當扶貧遇上懶漢:“我房子不好丟的是你們村幹部的臉”
地方政府在直接幫扶項目中給了阿杜家5000元資金,希望他們能夠買羊養殖,大羊生小羊,這樣以後也有比較穩定的養殖收入來源。阿杜到親戚家買了四隻羊,但是他懶得把羊拉回家,幫扶幹部催了很多次,他都藉口有事。後來天氣太熱,四隻羊中有兩隻熱死了,他還是沒有把羊拉回家。[全文]
-
非洲駐華大使告訴我,NATO一詞在當地有了“新解”
一位非洲國家的駐華使節曾跟我説,我們和歐洲人一個項目還沒有談完,中國人就已經幫助我們完成了三個項目。非洲現在還有一個調侃西方模式效率低下的説法,英文叫做NATO,這是北約的英文縮寫,但在這裏的意思是NO ACTION,沒有行動, TALK ONLY,只説不練。[全文]
-
如何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從娃娃的營養和學前教育抓起
貧困農村0到3歲的早期養育仍然是個空白。這2000萬貧困農村的0到6歲的兒童,他們的家庭環境不利,社會環境不利,而想要有一個正常的起點,就需要干預,需要社會的努力。[全文]
-
評今年諾貝爾經學獎與中國的扶貧成就
這些對照研究有沒有效果?應該説有效果。對中國有沒有參考價值?有參考價值。但是單靠這樣的研究,能不能像某些經濟學家評論的那樣,改變世界扶貧的現狀?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全文]
-
中國扶貧成就這麼大,為什麼諾獎看不見?
儘管發展經濟學一些研究者獲得了極高的認可和榮譽,其中也不乏一些人摘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桂冠,但是他們為發展中國家開出的諸多藥方卻鮮有成功。西方主流經濟學雖然看起來邏輯完美,但是在指導發展中國家時屢屢失敗。[全文]
-
走訪貧困户變成“做任務”,幫扶對象甚至不耐煩
取消農業税前,國家要藉助村幹部來完成提取資源的任務,因此,就必須要調動村幹部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村幹部在與上級的談判中就有主動權。弔詭的是,在國家大量向農村轉移資源過程中,村幹部卻被越來越多自上而下的規範要求束縛住手腳,失去了主體性和主動權。[全文]
-
解決全球貧困問題要靠中國,西方又不高興了
西方自由派媒體並沒有對中國所取得的經濟成就進行詳細報道,更沒有對中國在扶貧方面取得的成就進行報道,然而中國所取得的這些成就是值得西方媒體認真對待的,中國並沒有在西方媒體的鏡頭裏獲得自己應有的形象。自由主義媒體更喜歡另一種報道角度。[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新疆葉城:搬出大山天地寬
-
政策好不好?看看他們的笑臉就知道!
-
“確保不出現規模性返貧”
-
時政微視頻丨最牽掛的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
回眸2020|鄭重承諾
-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總書記也是拼了
-
美媒記者對中國有句“真心話”,卻沒寫進報道…
-
扶貧日曆——常坪村2020駐村蹲點報告
-
天天學習丨生態移民村裏的深情祝福
-
【菜鳥驛站香港自提點】中國鄉村走向振興
-
【菜鳥驛站香港自提點】新時期戰略減貧工作的重構與轉型
-
習近平的2020考察足跡 | 為了一個都不掉隊
-
錦繡小康•長卷
-
香港90後女孩貴州扶貧:只有真正融入,才能理解祖國的偉大
-
“經過一系列困難後,學校只剩8名老師,6名是黨員”
-
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 習近平反覆強調這四個字
-
文旅部表態
-
習近平在今年地方考察中,對脱貧攻堅作出哪些重要指示?
-
堅持人民至上 傳遞民生温度
-
錦繡小康|一尾大黃魚“解鎖”脱貧密碼
-
-
· 扶貧攻堅戰 ·
-
總書記來過我們家:路通了 人氣旺了
-
這個APP裏有貧困者最直接的聲音
-
“我什麼都沒得到”,村民拒絕簽字脱貧被通報
-
“電子土豆大學”,來了!
-
“大衣哥”又火了:上午捐款了140萬,下午回家賣廢品
-
這個“大眼睛”女孩當選了團省委副書記,常年幫扶貧困生
-
為你代言!杭州一高校為貧困生推銷家鄉土特產
-
王學圻談《十八洞村》:看了本子我知道什麼是精準扶貧
-
除了格鬥,涼山孤兒真沒別的出路了?
-
涼山“懸崖村”藤梯變鋼梯 適齡兒童100%入學
-
你見過省委書記當着媒體唱歌嗎
-
農村淘寶加入雙11狂歡,你想買點啥?
-
新華社記者獲“最悲傷作文”原稿 稱支教老師改寫過
-
涼山來信的“第二頁”
-
最悲傷作文學生:大姐二哥在外打工 每月678元國家補貼
· 世界上最悲傷作文 -
另一封文科博士來信:她們不懷念農村
-
毛主席警衞員回廣東養牛扶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