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晉京:抓穩抓好我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關鍵字: 戰略機遇期一帶一路十九大世界形勢人類命運共同體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當前,國內外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戰也十分嚴峻。
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這是從歷史發展維度對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作出的重要判斷,也是我國可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繼續前進,實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戰略安排的重要保障。深入認識當前世界形勢的發展演變特點,辨識機遇與挑戰,將有助於準確把握我國所處的歷史新方位,從而抓穩抓好我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為此,需要從世界形勢演進的規律、我國發展方式的轉換以及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的互動三方面進行思考。
10月25日,剛剛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當選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慄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在人民大會堂同採訪十九大的中外記者親切見面。這是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丁海濤 攝
第一,世界形勢演進總體對我國有利。進入21世紀以來,特別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世界形勢發生了深刻複雜的變化。總體格局上看,新興市場與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總量和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上都超過了發達國家,使世界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政治上看,和平與發展仍將在比較長的時期繼續是世界主旋律,而挑戰和平與發展的因素出現了比較明顯的變化,非傳統安全和地緣政治摩擦問題突出,西方出現的“逆全球化”與民粹主義浪潮深刻改變了其政治與社會生態,也使西方國家參與全球事務的能力與意願減退。
經濟上看,金融危機的影響持續存在,並向深層次發展,低增長、低通脹、低需求同高失業、高債務、高泡沫交織的局面可能將長期持續,其中一大核心原因在於西方世界的人口年齡結構與文化心理髮生重大變化。科技創新上看,市場對創新的導向作用日益凸顯,全球價值鏈深化發展使得分工日益複雜,每一種產品涉及的分工環節都在變多,因此協調多個部門、大量人才的大科學、大創新能力成為決勝全球產業鏈引領能力的關鍵。
世界形勢演進的上述四個特點,都使得作為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產品生產國和消費市場國的中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方面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期待,而中國為世界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越來越強也將成為大勢所趨。
第二,我國發展動能已出現“躍遷”。當前,我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型和結構調整深化的態勢不斷增強,中高端產業和新興產業代替中低端和傳統產業成為主要動力。增長動能由投資拉動型轉向消費驅動型、由工業主導型轉向服務業主導型、由數量擴張型轉向創新驅動型、由資源消耗型轉向綠色低耗型。
越來越多的中國產業正在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若干世界級的先進製造業集羣正在形成。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2010年的50.9%增加到2015年的55.3%。高新技術產業佔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從2011年的9.1%逐步上升到2016年的12.4%。中高端製造業、中高端經濟相關服務業,如裝備製造業、軟件信息技術服務業等產業增加值增長顯著高於整體增速。在水利、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電網、信息、物流等大型公共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方面,不斷書寫着人類歷史上的新篇。
可以説,我國在國土空間格局、人民生活軌跡、發展動力來源上,與五年前相比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從而使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如何概括描繪我國發展動能轉換的大勢呢?或許可以借用物理學中的“躍遷”一詞,指的是量子力學體系狀態發生跳躍式變化的過程,例如原子從較低的能態變換到較高的能態。我國發展方式五年來的變化,正可以用“躍遷”來形容:現在的所處發展軌道“能態”已然躍升到更高,從而為今後的發展開闢出一條方向不變但更高級、更順暢的“高架路”。
第三,我國正在成為世界經濟中的“組網者”。五年前,在全球版圖中佔面積很小的大西洋兩岸區域,依舊在充當全球經濟網絡中唯一的“服務器”,世界其他地區都需要先與之發生經濟聯繫,才能“接入”到全球;而近五年,隨着APEC北京峯會、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峯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的四次重要會議的成功召開,使我國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開始扮演“新的服務器”角色。
“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藍圖,正在為世界連接起一個新興的國際市場之網,而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以及我國貿易投資的雙向增長,則為這張網絡注入着越來越多的商品流、資金流。
從未來的世界前進方向看,我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及“一帶一路”倡議,一改西方主導全球化的“先談判分利規則”方式,而是踐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先發展再共享,成為當今時代國際經濟合作的新範式,引領世界奏響共同發展的交響樂。在未來的全球發展之中,這將是世界發展經驗中最重要和最具創造性的因素之一。
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可以認為:我國發展仍處於、並將在比較長的時期內繼續處於戰略機遇期,到2035年基本上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兩階段安排,具有充分的戰略合理性以及現實條件支撐。
- 原標題:抓穩抓好我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韓京霏
- 拿錢説好話?英國在華博主硬剛《泰晤士報》 評論 189美國已無疫苗儲備,州長怒批 評論 293世衞組織:感謝中方大力支持 評論 177武契奇寒風中親赴機場,迎接100萬劑中國疫苗 評論 289BBC蒐集中國疫苗“差評”,土耳其醫生不上套 評論 356最新聞 Hot
-
歐盟罕見起草文件:對美元霸權沮喪
-
拿錢説好話?英國在華博主硬剛《泰晤士報》
-
日本最高法院還是裁定他有罪
-
巴西媒體:特朗普要下台了,巴西不反華為了
-
柬埔寨首相:中國疫苗,我第一個打
-
“混亂才剛剛開始”
-
美國已無疫苗儲備,州長怒批
-
洛杉磯縣,全美首個確診破百萬的縣
-
一名法國人向極端分子轉賬50萬美元比特幣後自殺,FBI追查
-
伊朗稱試射彈道導彈摧毀海上目標,美媒:距航母100英里內
-
上任第一天,拜登要“火力全開”
-
德執政黨選出新主席:他競選演講時還不忘抨擊特朗普
-
美國會800米外抓獲一名男子:偽造證件,帶500多發子彈
-
世衞組織:感謝中方大力支持
-
國會騷亂後,美國大公司開始明着“干政”了
-
武契奇寒風中親赴機場,迎接100萬劑中國疫苗
-